邁向純電時代的見習生:Volvo S60/V60 T6 Inscription

邁向純電時代的見習生:Volvo S60/V60 T6 Inscription

Volvo S60/V60 T6 Twin Engine Inscription 售價分別為 264/269 萬元。
Volvo S60/V60 T6 Twin Engine Inscription 售價分別為 264/269 萬元。

其實這次試駕 T6 Twin Engine Inscription 目的並非試出性能好壞,而是見習 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與傳統油車在使用習慣上的不同。以往油車要省油,油門踩得溫和一點就能達到目的;但 PHEV 因為多了電池作為動力來源,所以正確的「油電分配」就成了「省道一哥、一姊」的箇中關鍵。

車頭部分,S60/V60 T6 Inscription 車型具有專屬鍍鉻直瀑式水箱護罩及高階 LED 自動轉向頭燈。
車頭部分,S60/V60 T6 Inscription 車型具有專屬鍍鉻直瀑式水箱護罩及高階 LED 自動轉向頭燈。
V60 T6 Inscription 車側擁有鍍鉻窗框飾條、整合式鋁合金車頂載物軌。
V60 T6 Inscription 車側擁有鍍鉻窗框飾條、整合式鋁合金車頂載物軌。
V60/S60 T6 Inscription 車尾搭配整合式方形鍍鉻雙出尾管。
V60/S60 T6 Inscription 車尾搭配整合式方形鍍鉻雙出尾管。
V60/S60 T6 Inscription 腳踩19 吋 5 輻多肋黑鑽石切割鋁合金鋼圈,充電孔位於左側前葉子板。
V60/S60 T6 Inscription 腳踩19 吋 5 輻多肋黑鑽石切割鋁合金鋼圈,充電孔位於左側前葉子板。

市區用電,高速用油

平常在市區游移,以 S60、V60 T6 Twin Engine Inscription 純電里程 51、50 公里來說,已經綽綽有餘。早上抵達辦公室後,以及晚上回家後,都可以透過目前原廠購車隨附的旅充為 11.6 kWh 的鋰電池充電,如此一來就可以消除市區移動的「里程焦慮」。T6 的純電極速高達 125 km/h,因此不需要擔心車速過慢的問題;唯一要注意的是油門踩踏的力道,只要瞬間踩踏過深(大概 50% 深度),轉速錶指針就會超過純電區塊,喚醒沈睡的直四雙增壓引擎。

滿心歡喜全家出遊時,免不了會上到高速公路,這時候可以切換至 AWD、Power、Hybrid 模式,並透過中控螢幕開啟「充電」及「電量保持」模式,此時車輛回歸油車身份,同時透過引擎為電池充電。直到下交流道時,又可以再切換回 Pure 純電模式,再度以純電畫下旅程句點。而這也是我們從日月潭回到台北途中的實際操作,T6 Inscription 對於電動馬達與燃油引擎的切換也處理得非常細膩,唯一明顯感受到的差異,就是引擎室傳來聲音與否。

目前購買 Twin Engine 車型,Volvo 皆隨車附贈充電座及 120V/220V 旅充。
目前購買 Twin Engine 車型,Volvo 皆隨車附贈充電座及 120V/220V 旅充。
上排「電量保持」、「充電」方塊開啟時,可以全力為電池充電。PAII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依然是 S60/V60 T6 Inscription 標配,包含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可搭配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上排「電量保持」、「充電」方塊開啟時,可以全力為電池充電。PAII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依然是 S60/V60 T6 Inscription 標配,包含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可搭配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純電環日月潭

我們為了測試 T6 的純電實用性,在里程還剩 31 公里的時候挑戰以純電環全程約 29 公里的日月潭;雖然最後是成功了,但過程其實比想像得艱辛許多。因為環潭公路充斥著上坡,這對於 87 hp/24.5 kgm  的電動馬達來說吃力不少,耗電量也比平路高上許多;途中還有幾次爬坡差點喚醒燃油引擎。上坡結束後,PHEV 的「電能回收」機制就派上用場,我們在下坡透過 B 檔(也就是 Brake,效果形同檔煞)與 D 檔的切換,把上坡所耗的電量補了回來,以致於環潭結束時還保有 10 公里的純電里程。

環潭啟程時,純電里程為 31 公里。
環潭啟程時,純電里程為 31 公里。
結束時還保有 10 公里的純電里程。
結束時還保有 10 公里的純電里程。
圖中可看出短里程中的電量輸出,藍線較高的地方代表耗電量較高的路段,也就是環島公路中的上坡路段。
圖中可看出短里程中的電量輸出,藍線較高的地方代表耗電量較高的路段,也就是環島公路中的上坡路段。

PHEV 作為純電時代的教材

由此可見,PHEV 的優勢在於「油與電」的相輔相成,在沒電的時候,「油部門」可以維持車輛運作;甚至在沒油的極端情況下,「電部門」可以扮演救援投手,將車輛帶往鄰近加油站。原廠也分享有一名強者車主,把他的 XC90 T8 Inscription 當作電車,每次油箱只加 200 元的油,讓電動馬達可以在車輛最輕盈的狀態下驅動車輛。這也證明在銜接純電時代的過渡期間, PHEV 技術是有能力讓車主學習純電動車的使用方式。

真皮銜覆鋁合金方向盤、Orrefors 水晶排檔桿頭、Driftwood 天然漂流木嵌飾內裝是 S60/V60 T6 Inscription 標配。
真皮銜覆鋁合金方向盤、Orrefors 水晶排檔桿頭、Driftwood 天然漂流木嵌飾內裝是 S60/V60 T6 Inscription 標配。
S60/V60 T6 標配 Inscription Nappa 透氣真皮舒適型座椅。
S60/V60 T6 標配 Inscription Nappa 透氣真皮舒適型座椅。
行李廂容積為 529 / 1,441 公升,全景式天窗是 T6 Inscription 標配。
行李廂容積為 529 / 1,441 公升,全景式天窗是 T6 Inscription 標配。
S60/V60 T6 Inscription 後座受限於容納電池的中央隆起,中間乘客空間犧牲不少。
S60/V60 T6 Inscription 後座受限於容納電池的中央隆起,中間乘客空間犧牲不少。

雙增壓+純電,讓車迷晚一點面對現實

面對純電時代的到來,我必須坦承心裡還是放不下內燃機引擎的聲音饗宴。許多車迷也會同意,光是速度不能完全取代引擎的高亢聲浪,畢竟「引擎聲+速度」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 Fun Package。PHEV 除了是實際面的過渡產品,或許在感性面上,也讓車迷有更多時間享受油車的美好;即使 Ferrari 也走上 PHEV 路途,日前發表了綜效馬力達 1000hp 的 SF90 Stradale。

Volvo S60/V60 T6 Twin Engine Inscription 雖然不像 XC90 T8 Inscription 那樣暴力,更不是 Ferrari,但 340 hp/60.2 kgm 的綜效輸出絕對不讓你失望。切換至 Power 模式,T6 渦輪增壓、機械增壓、電動馬達並施,再加上 eAWD 四輪驅動系統,是能夠滿足偶爾的激情。

橫置直列四缸機械增壓 / 渦輪增壓具備 253hp/35.7 kgm 動力輸出,電動馬達動力為 87hp/24.5 kgm。
橫置直列四缸機械增壓 / 渦輪增壓具備 253hp/35.7 kgm 動力輸出,電動馬達動力為 87hp/24.5 kgm。

Volvo 在未來 5 至 7 年採取穩健策略,先提供 PHEV 車款,呼應到台灣目前充電網絡尚未成熟;待 2025 年全車系電動化後,充電網更普及時,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會更高,也剛好汰換掉現在購入的 PHEV 車種。如果你正考慮入主電動車,卻對里程、充電、使用方面還有些擔憂,PHEV 確實是可行的選擇,而國際富豪目前 60 Series、90 Series 皆提供 PHEV 車型,選擇是相對豐富的。考量到 PHEV 技術的純熟,以及我們的實際體驗,S60/V60 T6 Inscription 超過 50 km/L 的油耗數據不再像早期那樣天馬行空,日常行駛全靠電力也不再是空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