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是賽道特化版,還是舒適升級版?

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是賽道特化版,還是舒適升級版?

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售價新台幣 92.8 萬元,舊換新價 87.8 萬。
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售價新台幣 92.8 萬元,舊換新價 87.8 萬。

近期正好在物色新車,C-Segment 掀背車也正是我的首選。聽到 Ford 推出 Focus ST-Line Lommel 賽道特化版時,我除了好奇這能否為「扭力樑之亂」正式畫下休止符,更是以潛在車主的身份認真體驗一下換上多連桿之後的 Focus ST-Line Lommel (以下簡稱 Lommel )與基本款 Focus ST-Line  (以下簡稱 ST-Line)實質差異,以及差異何在。

於是,發揮實驗精神,同時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次除了 Lommel,我們還商借了扭力樑的 ST-Line 作為對照組。在感覺還是最新鮮的時候來回試駕,總會試出個所以然吧?

怕是先試 Lommel 再試 ST-Line 會顯得食之無味,因此我決定從 ST-Line 開始試起。不論市區道路或是蜿蜒山路,裝載扭力樑的 ST-Line 底盤調校其實已經很優秀,對坑洞及減速線的處理都有 Q 彈的回饋。即使是上了山道高速挑戰微濕的彎道,還是不覺後軸有因為扭力樑而內側輪翹起的跡象……難到是我開不夠快?是說這速度若要再上去,也已經失去參考價值了。

我再換到 Lommel 與 ST-Line 如出一徹的座艙(先確認自己有上對車),在動力、轉向調校、輪胎及路面狀態相同的前提下,用心體會底盤的差異,發現從駕駛的觀點看來,前驅的 Focus 扭不扭力樑、多不多連桿影響微乎其微;畢竟前輪主導了驅動及轉向。Focus ST-Line 在轉向靈活度、動力調校已經可圈可點的前提下,早已奠定了這台車的體質,即便後軸並非獨立懸吊的多連桿,前座買家依然不會因此犧牲樂趣。

轉移到後座,多連桿的優勢就明顯了。ST-Line 受限於兩輪相互影響的扭力樑,在單側壓過凸起時,坐在後軸上方的乘客,不論左右都會感受到車尾的跳動。反觀兩輪獨立運作的多連桿,Lommel 在一側受影響時,另一側會感到後軸的作動,但不至於像扭力樑那般牽一髮動全身。另一個可以明顯體會出差異的環境,就是石磚、非鋪裝路面等等持續起伏的路面,此時後座乘客會感到安定許多。

說到這,Lommel 雖說是賽道特化版,但我反倒把這台車推薦給後座較常載客的 Focus 買家。如此一來,你可以在獨處時享受 Focus ST-Line 本身的樂趣,載人時也可以顧及到後座的舒適。考量到台灣普遍不優的路面品質,與其說 Lommel 是賽道特化版,不如說是「舒適升級版」?

對於載客頻率較低的買家,其實便宜三萬的 Focus ST-Line 就能滿足你了。如果 Lommel「前後加大 2.6、3.1 公分的碟盤」、「大型紅色卡鉗」、「LED 尾燈」以及尾門左側的「Lommel」銘牌,讓你覺得更加熱血沸騰,那麼這三萬就會是值得的升級。你可能會問「碟盤加大,煞車性能也會變好吧?」我相信 2.6 及 3.1 公分的放大,或許上了賽道都不會有南轅北轍之差?

我相信,Ford 當初選擇扭力樑是出於成本考量。但與 ST-Line 相處後,我感覺 Ford 走了 cost-down 這條路,也是對自家車輛的信心展現,相信 Focus 的樂趣不會因為扭力樑而犧牲。但如今 Ford 還是出了多連桿的 Focus ST-Line Lommel,消費者除了會看規配表上的缺失,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購車需求,才不會覺得自己冤枉多花三萬,或早知道就花那三萬。

所以,已經買了扭力樑的 Focus ST-Line 車主,別嘔氣,它還是一樣好玩的!記得後座載人時溫柔開車就好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