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攻豪華品牌的強化進程,能奏效嗎?|Mazda MY26 CX-60 25S AWD Exclusive 試駕

上攻豪華品牌的強化進程,能奏效嗎?|Mazda MY26 CX-60 25S AWD Exclusive 試駕

Mazda Taiwan 日前針對 CX-60 進行年式更新,除了針對產品本身進行調整,配備量體也更具競爭力。
Mazda Taiwan 日前針對 CX-60 進行年式更新,除了針對產品本身進行調整,配備量體也更具競爭力。

日前,Mazda Taiwan 針對旗下 CX-60 進行年式更迭,除了基本的配備調整,最讓人感到好奇的是針對底盤、懸吊等機械架構進行重新調整,以更符合本車之於「家庭用車」需求的主軸。

展現逆向操作的高度工程可塑性

作為大型商品群策略的開拓者之一,Mazda 有許多嶄新的科技都率先透過 CX-60 展現給國際市場看,且諸如大排量、高缸數、縱置引擎、後輪驅動這類機械架構,都在在展現出品牌與主流趨勢「唱反調」的操作思維。而會促成這一切,主因在於 Mazda 深知車廠規模較小,與其在劣勢中面對同級敵手的步步進逼,倒不如用完全迥異的造車思維,加上品牌長久以來經營成功的座艙質感,藉此往上挑戰豪華品牌市場。

CX-60 絕對是那少有會強調駕馭操控的 SUV。
CX-60 絕對是那少有會強調駕馭操控的 SUV。

不得不說,或許是受 Miata 所影響,CX-60 將各路與駕駛樂趣相關聯的科技匯聚成一後,這段時間所觸碰的每一款車型陣列,都展現出與過往筆者個人對傳統日系休旅車完全不同的操駕體感。撇除如 3.3 升渦輪增壓引擎那強悍的動力輸出不說,轉向精準與資訊傳遞無比清晰的路感回饋,絕對是一位愛開車的人難以忽略的優勢。

本次年式更新特別針對操駕面向進行調整。
本次年式更新特別針對操駕面向進行調整。
本次改變包含包含減震筒阻尼行程拉長、彈簧韌性減少 20%。
本次改變包含包含減震筒阻尼行程拉長、彈簧韌性減少 20%。

但凡事都是一體兩面,正如這次的年式更新操作,品牌依循消費者整體使用回饋,考量到後座乘坐者的舒適性,特意將前後懸吊進行重新調整,包含減震筒阻尼行程拉長、彈簧韌性減少 20%,讓 CX-60 將趨向於「操駕」端的特性稍向「舒適」回靠,以更符合買家對一輛日系休旅的期待。

坦白說,除非是長期持有的車主,否則要在短時間內體感到改款前後的差異幾乎是不可能的。筆者按照先前體感過的經驗來端倪,年式更新後的 CX-60 在操駕上還是相當如魚得水,即便 2.5 升自然進氣引擎所造就的 192ps / 26.6kgm 動力輸出說不上多猛爆,但 100 多公斤的減量確實讓本車在整體操駕上更靈活敏捷,這就是重量優勢,實屬合理,與懸吊阻尼是否有重新調整並無直接關聯。

讓人較為有感的反而是車室的 NVH 靜音工程,由於 CX-60 的整組動力系統本體被設置得更往駕駛者靠近,故動力傳遞的聲響可想而知也會更明顯,不過,這次產線上特別針對中控台、門板上的隔音棉進行加厚與面積擴大處理,試駕當天幾乎是狂風暴雨的天氣,在此類條件下,差異性就更為明顯了,也符合品牌對高質感駕乘的自我要求。

仍以差異化為前提,MY26 CX-60 更符合受眾需求

以定位來說,CX-60 由於整車基礎條件早已成功做出市場差異,即便這次年式更新幅度變大,厭惡「從眾」的消費者,在有著一家大小需照顧的情況下,仍是一輛能夠納入購車清單的優選。只是,Mazda 也深知 CX-60 本質上還是一輛 SUV,顧及駕駛者以外的乘坐者感受仍是重要的任務,透過這次的機械面上的調整,加上九具氣囊的全車系標配、甚至台灣消費者最喜愛的通風椅也下放至 25S AWD Exclusive 列為標配項目,CX-60 絕對是那輛能夠足以匹敵、甚至上打豪華品牌的中大型休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