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與汽車業聯手,鴻海與裕隆圖的會是什麼?

科技業與汽車業聯手,鴻海與裕隆圖的會是什麼?

早在汽車產品開始數位化時,國內的資通訊產業與電子產業就已摩拳擦掌的亟欲切入汽車產業鏈,但由於汽車產業的生態文化與求新、求快的電子產業迥異,造成進入的門檻相對較高,即使台灣的電子科技產業技術實力雄厚,卻並未形成優勢,能夠帶動台灣產業大舉切入汽車產業鏈。然而,發展超過百年的汽車產業,在這個時間點上正面臨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變革,電動車、車聯網與自動駕駛等技術正準備站上主流,也是台廠再一次獲得切入汽車產業的契機。

電動車快速登上主流舞台,也引起汽車產業百年來的最大變革。
電動車快速登上主流舞台,也引起汽車產業百年來的最大變革。

尤其是鴻海科技集團,在邁入 2020 年之後更是動作頻頻,先是在 1 月宣告與 FCA 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出資成立開發、生產電動車與經營車聯網業務的合資子公司,接著 2 月份宣告將與國內的裕隆集團合作,同樣設立瞄準電動車業務的合資子公司。鴻海科技與裕隆集團更已經於 3 月正式簽署合資協議,整合電子科技產業以及傳統汽車產業的資源,期盼導入未來的汽車產業,尤其是電動車產業。

鴻海科技集團與裕隆集團於 3 月份正式簽署合資協議。
鴻海科技集團與裕隆集團於 3 月份正式簽署合資協議。

雖然 2020 年檯面上的動作頻頻,但據業內知情人士指出,鴻海科技早在 10 年之前就已嘗試切入車用電子的產業鏈,只是,汽車產業與電子科技產業的文化差異甚巨,當時候的嘗試並不能算是成功。而裕隆集團也從 2009 年開始重啟自主品牌發展計畫,推出 Luxgen 與 Tobe 兩款自有品牌,截至前為止,也僅存 Luxgen 仍在車市中拼搏。但是,由於傳統汽車產業動力與傳動技術的門檻較高, Luxgen 的發展也受限於動力平台,加上中國市場的推廣並不順利,近年也持續面臨虧損的狀況。

動力與傳動系統的高門檻,造就後起之秀難以進入汽車產業。
動力與傳動系統的高門檻,造就後起之秀難以進入汽車產業。

然而,汽車產業的發展,近年受到環保意識抬頭,加上各國政府持續加嚴排放法規的政策施行,導致汽車產業大步走向電動車,造成傳統汽車產業的重新洗牌,包括核心技術與文化思維等,都面臨根本上的轉變。而這,也帶來新創或者電子資通訊產業走入汽車產業的契機。

仔細審視鴻海科技與 FCA 集團與裕隆集團所達成的合作協議,不難發現,無論是與 FCA 或者裕隆集團的合作,除了同樣將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之外,所瞄準的,都是電動車市場,包括研發與整車製造等,都在瞄準的範圍之內。但是,撇開鴻海科技與 FCA 集團的合作,國內的焦點,還是鎖定在鴻海與裕隆的合作案。在 3 月所發出的訊息中,表明將以新台幣 155.76 億元的資本總額,由鴻海科技出資 79.44 億元,加上裕隆以華創車電的技術開放平台作為資產,出資 76.32 億元共組合資公司,提供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系服務。

鴻海與裕隆的合資公司將由鴻海出資 79.44 億元,加上華創車電的技術開放平台所組成。
鴻海與裕隆的合資公司將由鴻海出資 79.44 億元,加上華創車電的技術開放平台所組成。

外界普遍認為,鴻海與裕隆的合作,可能會是裕隆為 Luxgen 以及華創車電連年虧損所找尋的另一個解方,也可能是裕隆集團已故董事長嚴凱泰期盼打造台灣自主汽車品牌的夢想的實現管道。不過,新台幣 155.76 億元的資本額,對於打造佈局全球的汽車品牌而言,相對還說還是偏小,鴻海科技與裕隆集團之間的合作目標,或許並不是打造另一個如同 Luxgen 一般的汽車品牌。所看中的,是整合鴻海科技在於資通訊產業的技術實力以及快速應變的產業文化,加上華創車電所具備的汽車研發能量,於汽車產業鏈中尋得關鍵位置。

華創車電的整車研發能量,將會是鴻海取得汽車製造產業鏈的的門票之一。
華創車電的整車研發能量,將會是鴻海取得汽車製造產業鏈的的門票之一。

由於汽車市場未來的主流預計將會轉向為電動車,過去在汽車產業設下高門檻的動力與傳動模組,已經不再是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未來汽車產品的技術核心,也將從過去的機械轉換為電子、電機與資通訊等,過去因為動力與傳動系統而為傳統汽車集團樹立下的高門檻,也隨之消除。讓傳統汽車產業與其他有意投入汽車產業的企業回到相近的出發點。再加上 Tesla 寫下的成功範例,也讓資通訊大廠,例如: Apple 與 Google 等,或者消費性電子品牌,如:Dyson 等,看見以電動車或者自駕車切入汽車市場的契機。

Tesla 的崛起,證明新創產業進軍汽車市場並非不可能。
Tesla 的崛起,證明新創產業進軍汽車市場並非不可能。

根據鴻海科技與裕隆集團所共同發出的聲明,「雙方以互補優勢攜手抓住 EV 電動車市場的潛在商機,提供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系服務,讓客戶有優質車輛產品。」可以看出,由鴻海科技與裕隆集團所共同成立的子公司,並不把目標設定在推出自主品牌電動車,而是借重於華創車電在於車輛研發設計的能量,加上鴻海科技於資通訊產業的技術與經驗,為「客戶」提供電動車相關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合資公司角色,將會是電動車相關技術的輸出廠商,將重心鎖定在電動車與未來車聯網相關技術的開發,輸出給予其他品牌使用,或者承接品牌的需求,打造相關的技術平台。扮演的,將會是獨立開發電動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再輸出給予客戶的位置。

未來合資公司將會扮演輸出電動車相關技術的角色。
未來合資公司將會扮演輸出電動車相關技術的角色。

將華創車電作為資產,與鴻海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之後,過去仰賴華創車電作為研發單位的裕隆集團旗下自主品牌 Luxgen ,在研發的核心獨立而出之後,相信將會是該合資公司最可能的,且主要的潛在客戶。另外,鴻海科技與 FCA 集團合作協議中,預計成立,且瞄準製造純電動車業務的合資子公司,也有望成為未來鴻海科技與裕隆集團出資成立的合資公司之客戶。

Luxgen 預期將會是未來合資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
Luxgen 預期將會是未來合資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

在鴻海科技的佈局中,或許是希望與裕隆集團的合作,承接華創車電於整車設計與電動車相關技術的研發能量,加上本身於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在未來的電動車產業中,卡位技術輸出的位置。再透過裕隆集團旗下的 Luxgen ,以及 FCA 集團的合作協議,向外輸出由合資公司所開發的電動車技術平台,打入整車製造的產業鏈之中。如果,再加上鴻海科技於 2014 年入股的中國第二大汽車經銷商和諧汽車,鴻海將可以完成從研發、製造到銷售,於汽車產業的完整佈局。不但能夠切入汽車產業的製造鏈,更完整的擠身汽車產業。

特別感謝:
傑夫的車未來

相關文章